一、 喷吹煤粉对高炉的影响:
1、炉缸煤气量增加,鼓风动能增加,燃烧带扩大。煤粉含碳氢化合物高,在风口前气化后产生大量H2,使炉缸煤气量增加,煤气中的H/C比值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无疑也将增大燃烧带;H2的粘度和密度均小,穿透能力大于CO,部分煤粉在风管和风口内***开始脱气分解和燃烧,所形成的高温混合气流其流速和动能远大于全焦冶炼时的风速和动能,故喷吹煤粉后,风口面积应适当扩大,以保持适宜的煤气流分布。
2、理论燃烧温度下降,而炉缸中心温度均匀并略有上升。理论燃烧温度下降的原因:①喷入煤粉量冷态进入燃烧带;②煤粉中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作用下先分解再燃烧,分解反应吸收热量;③燃烧生成的煤气量增加。
炉缸中心温度上升的原因:①煤气及动能增加炉缸径向温度梯度缩小;②上部还原得到改善,热支出减少;③高炉热交换改善。
3、料柱阻损增加,压差升高。①喷吹后煤气量增加流速加快;②料柱中的矿/焦比值越大。
4、间接还原发展。①煤气中还原成份(CO+H2)浓度增加;②H2的数量和浓度显著提高,炉内温度场变化。
二、喷吹燃料“热补偿”
喷吹燃料以常温态进入高炉要消耗部分热量需进行热补偿,经验表明:喷煤量增加,50kg/t·Fe需补偿风温均80℃。
三、热滞后
煤粉在炉缸分解吸热增加,初期使炉缸温度降低直到新增加喷吹量带来的煤气量和还原气体浓度(尤其是H2量)的改变而改善了矿石的加热和还原下到炉缸后,开始提高炉缸温度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热滞后”时间,即炉料从H2代替C参加还原的区域(炉身温度1100~1200℃处)下降到炉缸所经过的时间,一般滞后时间在2—4h。
四、置换比
煤粉的置换比常为0.7—0.9,一般取0.8。
五、 喷煤高炉操作
1、应固定风温调剂煤量,用调节喷吹量来保持料速的基本稳定。
2、喷煤纠正炉温波动的效能,随喷煤量的增加而减弱。
3、用煤粉调剂炉温时,不如风温和湿分敏捷,炉凉加煤不能立即制止凉势,加煤过多可能引起暂时更凉,炉势减煤不能立即制止热势。
4、煤粉在炉内燃烧,消耗鼓风中的氧,因此增加喷吹量料速减慢、反之加快。
5、 增加喷煤量,应分台阶逐步增加,先变料加重焦炭负荷一般变料2—3h后,将煤粉喷吹量加上,炉温基础低可同时实施。
6、减少或停止喷吹煤粉的负荷调整,要及时大量减少或停喷时,应补加焦炭,补加焦炭的数量除与置换比有关外,还要考虑当时的煤气利用率、料速及停喷时间,超过冶炼周期,应按全焦冶炼处理,停煤时间<4h参考补加焦量=减少喷吹量×置换比(50~70
7、 高炉刷冷或炉况失常被迫停煤必须补加停煤停炭。
六、喷煤高炉休风时焦炭负荷调整
1、非计划短期休风
从减风开始到休风后复风来喷煤过一段时间内,每批料因少喷煤减少的热量应从开始减风***用焦炭逐渐补充,并多增加50%左右,一般要求风量减至全风的80%时,应停止喷吹。
2、计划休风
可在休风前一至两个冶炼周期内改全焦冶炼后,再按全焦冶炼的计划休风时间要求,调整减轻负荷也可按计划提前一个冶炼周期减负荷,光集中加焦待轻负荷正好到达风口上方时休风,在轻负荷变料后3h左右,开始减煤,逐步至停喷为止。